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建友闪牛
6月28日,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长寿国家森林公园内鼓乐喧天、歌舞翩跹,“山水流韵 夏季欢歌”——宾县“四季村晚”夏季主场活动以一场“草根明星的盛会”亮相。
大鼓演奏《欢腾》拉开活动序幕,激昂的节奏瞬间把观众热情点燃,叫好声如潮。随后,歌伴舞《咱们村里有村晚》用质朴的歌词唱出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;电管独奏与情景再现《搀扶》闪牛,以创新形式演绎人间真情;情景剧《小卖部的故事》将邻里趣事搬上舞台;宾派大鼓等非遗项目在山水间怒放青春,实现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的活化传承。
“过去看明星,如今自己就是角儿。”宾县宾西镇裕民村村民兰海擦着汗水,一脸自豪。他说,为了演好这台节目,宾县文化馆的老师们可没少下功夫,手把手教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分解,才有了今天大家在舞台上的挥洒自如。宾县文化馆馆长赵立国介绍,活动遵循“农民唱主角、热在乡村、乐在群众”的要求,遴选了118名农民演员参演。
“村晚”不仅是文化展演的舞台,也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催化剂。演出期间闪牛,宾县宾西镇兴宾社区副主任贾玉泉携宾西镇特色产品登台,将燕妮煎饼的麦香、解家老味熟食的醇厚、美味源明火烤鸡的酥脆展示给广大游客,为“村晚”平添了烟火气。此外闪牛,活动现场还设立了文旅市集,推出了大米、玉米、鸡蛋、鸭蛋、木耳等当地农产品供游客选购。
“一台‘村晚’,实现文化供给、产业带动、品牌塑造三重效益。”宾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维福说。这场活动以舞台为纽带,将农产品转化为文化伴手礼,让观众从看客变为消费者,展现了“小村晚”撬动“大市场”的无限可能。
据了解,宾县“四季村晚”已成规模,在各乡镇村屯遍地开花,这得益于近年来宾县开展的公益大培训活动。宾县文化馆携手乡镇文化站,通过请进来走出去、请上来走下去、结对子种文化等多种形式,对广大乡村文艺骨干、文化带头人、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,培养出了舞蹈骨干代立艳、王玉英、田丽,器乐骨干李海廷、张振荣,小品骨干刘宪东、郭清禄、徐衍会,农民画骨干胡景明、杨国权、郭丽华等3000多名文化志愿者,解决了乡村文艺人才、文化队伍、文化活动匮乏的问题,形成了村村都有文艺人的良好局面。
同时,宾县在文化设施设备上对各村进行扶持。在全县所有行政村都创建了文化广场和乡村文化活动中心,并配备了音响、电脑、灯光、服装等。村民们夏天在文化广场唱歌、跳舞、扭秧歌,冬天在文化活动中心看书、读报、排练节目。宾县宾州镇农民冯先生告诉记者:“过去农闲的时候,想看个演出、参加个文艺活动都没地方去,现在不一样了,我们村有了自己的文化广场,每天有空了就和哥几个去唱唱歌、跳跳舞,日子过得甭提多舒坦了。”
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,为广大乡村文艺能人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,除了“四季村晚”外,宾县还打造了农民文化艺术节、农民丰收节、农民广场舞大赛、农民秧歌汇演、农民画展览等乡村文艺品牌,并组织优秀乡村文艺骨干走进乡镇村屯、田间地头开展惠民演出,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。
此外,宾县还鼓励广大乡村文艺能人创作表演歌曲、舞蹈、快板、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文艺作品,支持他们带着原创作品到县内各大景区以及周边县市进行展演,极大地提升了宾县的知名度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